政治体制改革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无产阶级的政治存续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坚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改革失败的*教训就出在政治体制问题上。在“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旗号下,戈尔巴乔夫积极推进以苏联党让权放权弃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图在法制国家框架下通过政治多元化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为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社会民主运动。分别从形成背景、组织类型、人员构成、活动方式、政治效应、党的应对等方面对苏联的社会民主运动进行了重点研究。 通过运用戈尔巴乔夫及其他原苏联改革领导集团成员的政治传记、外学者的学术研究著作和1985—1991年的《参考消息》等资料,对戈尔巴乔夫
马克思所留下的晚年笔记群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对这些笔记群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晚年思想所实现的伟大哲学创新。《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作为晚年笔记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经历着同样的命运,同时也具有同样的历史意义。由于马克思晚年手稿本身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全世界每一个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本书阐述了《共产党宣言》创作的历史背景、版本传播、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分以下方面对该著作的当代解读: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全球化、全球治理与人类的未来,坚定理论自信努力打造我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共五章,分别为《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与生产合作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和《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导读》以《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哥达纲领
在马克思、恩格斯漫长的理论和实践生涯中,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节点。1848—1852年间他们为理解、描述和分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写下了大量宝贵的政治文献,真切、全面地表达了当时他们对革命理论与实践之间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的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组文献并没有得到
“政策民主”是一个新的民主概念,因为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还是在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中,还没有人使用这样的概念。将“政策民主”的概念发展成为一种自成系统的民主理论,强调的是将“政策”与“民主”联系在一起,可以构成一种不可或缺的民主形态。全面认识“政策民主”,不仅有助于中国的民主发展,也对改善中国的政策过程有重要的帮助。
本书是继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第一辑出版后的新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原理误解的澄清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分析;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劳动理论、生产关系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对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社会进步观、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阶级与性别理论》力图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框架下,通过文化批判和文化分析理论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进行解释和阐述,从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解放”这一哲学主旨。中国现代化问题离不开女性问题的解决,但是,中国女性问题的解决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本书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当前社会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了现代科学劳动的新特点;现代科学劳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现代科学劳动与价值创造;现代科学劳动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本质范畴与核心理论内容;现代科学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科学劳动的发展趋势等,系统地建立了现代科学劳动的理论,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