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详细讨论了共同体概念的产生、发展、演变、价值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具体内涵、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内在逻辑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讨论了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乃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逐渐形成,很多国际行为体的气候外交策略也随形势发展而调整。这些国家或是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重新权衡利益得失,并在巧实力外交理念指导下及时调整气候外交立场和政策;或是高度重视国际行为体之间在气候安全认知方面的互动关系,努力提升自身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或是从道义、科学和法理等角度
在多重危机的影响下,欧盟深刻认识到当前其面临的内外困境,认识到欧盟和危机之前相比更不稳定,更不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欧盟因此在对外政策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调整。《危机影响下的欧盟对外政策》选取了欧盟对外政策中的若干重大议题,包括发展援助政策、对外环境政策、反恐与对外合作、对外文化政策、反扩散政策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根据
《石油、美元与霸权:小布什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历史透视》基本按时问顺序,叙述小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过程,揭露小布什借9.11事件发动阿富汗战争、以虚假情报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为美国、小布什家族及其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真相。长期以来,美国把掠夺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伊拉克
美国媒体对中国西藏报道的政治基调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演变一脉相承。19世纪末至二战,美国反对任何一个世界强国瓜分中国,主张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所以我们看到,《纽约时报》在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时,发表文章称,任何大国占领西藏都意味着对中国国家统一原则的破坏,而保持中国完整这个原则是对国务卿海约翰远东政策的基本遵循。
《复旦俄罗斯欧亚研究(2018-2019)》汇集了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学者2018年度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集刊分为专题报告学术论文和时事评论三个部分,主要涵盖了俄罗斯及欧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外政策及安全政策调整、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欧亚国家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等研究议题。
《网络力与东亚伙伴外交》从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两个维度,对冷战结束之后东亚地区涌现出的伙伴关系战略进行了研究。全球化的深化和扩展推动了东亚国际关系的网络化,地缘政治尤其是冷战遗产又导致东亚国际关系网络呈现出网漏化。因应这种变化,东亚国家纷纷对外建立伙伴关系,以应对更为流动的国际战略环境。在理论建构上,《网络力与东亚伙伴外交
本书介绍了中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渊源做了梳理。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为:中国与联合国的成立,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与联合国改革,中国与联合国秘书长,中国的联合国外交。
《中外旧约章汇编》辑录了自中国开始对外签订条约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所有中国对外订立的条约、协定、章程、合同等,是目前*完备的1949年以前的中外条约集成。这部条约汇编凝结了王铁崖先生十几年心血与数十年学术功力,直到今天,仍是研究中国对外关系乃至中国近代史的必备参考书。
千古伤心马关饮恨不忍过,全民枕戈台湾光复终一统。马关谈判,字字句句,令人刿心怵目!志得意满的伊藤博文的虚骄,英雄气短的李鸿章的恓惶,从他们在春帆楼上的每一句言辞和每一个神态中扑面而来。稍有良知和血性的中国人,都不能不为之痛彻肺腑,勃然而起。“旧耻尽雪,旧土重享。”自1895年乙未割台至1945年台湾重光,半个世纪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