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以“全面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跨入新阶段”为主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增,社会领域发展稳中向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效。中国社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为以“世代”为主题的非虚构写作集,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非虚构写作领域的作家和学者对“世代”的理解; 第二部分由大约15篇文章组成,写作者以扣人心弦的笔触写下历史潮流下不同世代的生存状态、个体命运、世代传承连接的复杂情感等,反映了不同年代的人是如何与宏大的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的,也展现了当代中国与世
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中国农民职业分化问题为主线,以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为调研对象,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论述,内容涵盖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流转、农民收入等问题。在既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民职业分化的概念框架,解析
本研究是教育部2018年青年基金项目“川陕革命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精准扶贫战略研究”(编号:18XJC880013)、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编号SC21B119)、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首批重点人文社科基金:“革命老区留守儿童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基础成果的阶段性成果。全书以2011-2021
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三大群体。其中,留守妇女家务、生产劳动和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留守妇女长期普遍存在,书稿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呈现了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包括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等状况,展示社会工作
本书是中国农村调查的系列丛书,是对全国10000多位80岁以上农民进行口述调查的成果整理,内容围绕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对60多年来的土地制度变革为主线,深入考察土地制度变革当中的农民及其行为。本丛书是国内外唯一的基于大型深度调查基础上的一手资料,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完整全面,在此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
本书以南京市的社区治理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实践。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展示了社区治理在南京各区的实践路径和创新模式,并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一线社区工作提供了学习依据。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注重理论的阐述,又注重案例的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案例丰富:
专著,本书关注中国养老问题,探究中国特色养老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中国养老理论体系,为解决世界性养老难题提出中国式方案,尝试为全球养老发展做出独特理论贡献。本书基于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对中国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老年精神保障、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养老保障的国际借鉴等进行研究,分
本专著的研究思路是通过案例的深描,仔细剖析ZL社区的美食街问题以及其他社区难题的解决过程,探究社区大众化参与中的专业化治理趋势,并揭示居民委员会的社区工作者在治理过程中的意义。本书主要章节有四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个部分笔者通过对社区治理大众化概念的阐述,通过案例的描写,详细记录非专业化条件下的社区工作者佟书记为解决
本书共有十章。在理论层面,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势,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在实践层面,从治理体系视角,论述了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权责利分工;从治理能力视角,明确了人、财、物、科技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