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药物的主要功效为中心,二次派生的功效分开记述。药物功效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的功效为主,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频繁出现的药物,对其作用方向性、作用部位等做了详尽的解说。这样从其所在处方中归纳出各种药物的功效,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
浙江医经学派是浙江籍研究《黄帝内经》群体的总称,自宋至近代共有50余位著名医家,撰著《黄帝内经》研究相关的著述60余种,存世约35种,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者也有近20种。本书是按照《内经》学术传承的脉络进行梳理,分上编与下编进行研究论述。上编总论浙江医经学派的由来,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主要代表医家及其学术传承,主要的学术思
本书将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方法做了整理,用400余幅清晰的图片将取穴方法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学习杨教授的取穴经验并运用于临床。全书分16章,主要介绍了全身十四经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近400个穴位的取穴方法。本书内容翔实,直观易学。
2020考研中医综合冲刺宝典系列: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考点速记
1本书对张仲景所创的六十多首与治内(包含了治疗各种非在表、而在三焦五脏六腑的病证)相关的经方作重新考证,每一首方皆有提出新的观点,力求还原仲景学术原貌。本书将经方与证候之间的病机联系作为重点,从证候,到病机,再到方药三步的一线贯穿,看到“证-机-方-药-量”之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还原仲景经方之大道。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
《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一书攫取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尤其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特性及脏腑相生相克的规律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用科普知识理论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发生在人们自身或日常临床多见的事件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广大民众讲述、展示如何进行养生、保健,使大众了解、掌
《中医运气学(第3版)》以《黄帝内经》献给千千万万位有志于攻克中医传统高难理论的中医同道,以及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内外人士。 中医运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中为光彩夺目的内容,占据《黄帝内经素问》1/3的分量,是中医理论中为高深,也是有价值的部分,中医的主要理论即衍生于此。 《中医运气学(第3版)》以《黄帝内经》
本书为民国《伤寒杂病论会通》的增订本。《伤寒杂病论会通》自民国出版以来,影响甚大。这次李保平在原书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增补了条文和注解,对中医临床医生有较大的参考价。本书内容可以作为我社伤寒APP开发运营的数据来源。本书主要以黄竹斋先生的《伤寒杂病论会通》的条文作为核心,对照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汇集了赵开
本书用故事说哲理,用哲理讲医理,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实用,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医学科普书。书中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哲学原理的医学应用,还讲述了中医静养方法、情志调理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好的治疗方法等内容 用故事说哲理,用哲理讲医理,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实用。 零基础读懂《内经》,并运用内经医理及哲学原理指导养生和生活。
本书为《国医大师李今庸医学全书》分册之一,内容为《金匮要略》讲稿。该讲稿是建国后*部金匮要略讲稿,是传播*广的金匮要略讲稿。1959年,李今庸首先在湖北中医学院筹建《金匮》教研组,并担任组长,其间编写了《金匮讲义》,作为该院本科专业使用。1963年代理主编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试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从而将《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