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语言计算与智能汉语教学”系列第四卷《汉语口 语教学用话题分类分级常用句式篇研究》的词表研究成果,包 括“汉语口语话题分类分级词语表”和《汉语口语词汇等级大 纲》。“汉语口语话题分类分级词语表”按照7个一级话题、 42个二级子话题,列出各话题的常用词语,共2382个词条。 词语同时配上了拼音、英语注释和在《汉语口
《国际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小学阶段)是为顺应世界各地中文教学迅速发展的趋势,满足各国中小学中文教学课程规范化的需求而研发的教学大纲。 大纲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了梳理和描述,并提供了常见教学模式课例,旨在为中小学中文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学习者语言能力
句法地位问题是连动式的核心问题,也是汉语语法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本书以事件整合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为依托,对现代汉语连动式的句法地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与重新认识。本书理论视角独特,采用了近年来新兴的事件整合理论以及系统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考察对象全面,既涵盖现代汉语中不同类型的连动式,也对比了古代汉语以及其他语言中多种
本书共13章,分为框架、语言、实例三个部分,讲述了公文材料的谋篇布局、裁量取舍、遣词造句、推敲润色等步骤,分解了五个具体案例的撰写全过程。本书围绕公文写作的实战能力培养,从框架、语言和实战分析三个层面入手,辅之以大量的案例,帮助读者提高对公文写作的理解认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本书在章节布局方面,先介绍如何对框架结构做整
本书上篇“人物传”部分是一个家族史的构建,为朱氏家族的主要人物记述了生平行状、天分禀赋、知识结构、仕宦经历、人际网络、著述成果、寿夭状况以及婚姻关系、经济情况、家学门风、宗教信仰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建立了朱氏家族的整体实录,描绘了家族人物的群体形象,同时也探讨了朱氏家族成为望族的条件、盛衰的原因、文化渊源及其担负的社会
笔者依托近十年的公文写作及审核经验,选取公文写作中常见的80个重点、难点问题,逐步拆解写作过程,分析办文逻辑,提示重点事项,整理成公文写作学习者和执笔人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检索、查阅的“掌中宝”。 本书由80个问题组成,采用提问与解析的形式,条理清晰地为体制内文字工作者答疑解惑。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包括“深度检索,素材
惟学书院是浙江大学文学院实现“两尖两体两翼发展”的本科教育格局和“三古三新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的创新举措。它立足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学科,培养引领性人才和冷门绝学人才。抓住核心,以核心队伍、核心课程、核心教材建设,完善培养体系;推进学术,,开展“惟学”讲座,举办“惟学”沙龙;加强协同,注重大师引领、学科交叉,推进本校的校院
本书为保留弘扬宁海乡土文化的主要创作书籍之一,已列入2022年宁海县政协文化扶持项目。宁海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宁海中心城区的方言词汇1.2万条,谚语800条、歌谣100首、谜语100则。总共60万字。内容范围涉及天文、地理、山川、动物、植物、吃穿住行等35个大类。编写的体例则一般方言词汇书的体例,前后各
本书进入山西省十四五首批职教规划教材立项建设目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古汉语语言知识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通论和文选。通论部分共六章,每一节内容分三个板块,分别是
本书内容包括:夕去拾岁月,朝来听花开——追寻鲁迅先生的童年;乘一班1921的列车——读《觉醒年代》有感;阅飞鸟·见天地·悟人生——读《飞鸟集》有感;戏散梦醒,道是无常也有常——读《红楼梦》有感;铭记历史,只争朝夕——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