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一切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能坚持到今天?它们源于何地,又终于何时?生命个体的结束对于我们的世界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一个种群的消亡那将是怎样一种悲呢?世界因为参差而美丽,而每一物种的消失都让这种参差变成一种缺憾。人类正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虑,开始思考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物种为什么会消失,这
《宿主与细菌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一系列研究宿主和细菌互作的*前沿的方法,覆盖哺乳动物、新型非哺乳动物感染模型、细胞生物学、组学及细菌遗传学。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技术途径,涉及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多方面操作技术,从动物整体水平到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用于这些前沿技术的病原微生物很广泛,并非只是那些我们想试图阐明胞内感
《生物进化(第3版)》是一部全面而系统介绍进化生物学的教科书。全书共分23章,涵盖了进化生物学的各个方面,还涉及生命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从西方早期的自然神学到达尔文进化论,从生命的早期起源到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从传统的化石和形态学证据到如今的DNA和基因组信息,从经典的群体遗传学理论到物种形成的新假说,从基本的生
《生态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主体结构是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生态学科现行的二级申请代码进行设置。全书包括了十四部分(共46章),其中,第1部分(共2章)为总论,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历史,研判了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约10年来我国生态学发展态势。第二至第九部分(共25章)从
《资本逻辑论域下生态危机消解理路探究》认为:现行生态治理的主流方案囿于经验主义的感性直观而未能把握生态问题的实质。资本逻辑漠视自然*限与环境正义才是引致生态危机的根由。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规约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效用逻辑,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愿景。
本书对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做了颇为细致的梳理,试图描绘出一幅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进化综合理论与分子进化中立理论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对待达尔文之后进化学发展史观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19世纪后半叶两位著名学者魏斯曼和海克尔对进化理论发展的贡献;1880年代末到1920年代,达尔文主义被逼入低谷;1930年代到1960
学模型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该书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生态数学模型的应用、发展和研究的过程;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各种各样生态数学模型;探索采取何种数学模型应用于何种生态领域的研究;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技巧。此外,该书还有助于加深对生态系统的量化理解,培养定量化研究生态系统的思
迈克尔?坦尼森在书中依托在世界各地的实地考查,探讨了自然的未来和即将到来的第六次大灭绝,以及人类能否熬过大灭绝的考验,并以此进行了一系列推理思考:没有了人类,海洋是否能够恢复以前的面貌?生命的形态能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变得非常大?会有极少数人类熬过即将到来的大灭绝吗?这些人群会不会孤立成为不同的物种?征服火星能否带来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