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书门下两省属官年表》以《旧唐书·职官志》(参《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所列两省官职,根据史书典籍尽可能勾稽并排比出自武德元年(618)至天佑四年(907)中书、门下两省属官的任免情况,详细注明官员的除任、改迁信息。
本书是对齐桓霸业这一齐文化中最为闪光的内容的重点研究,史料丰富,撰写严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齐桓霸业与东周政治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西周灭亡后,王室东迁,周天子虽有“天下共主”之名,但其权威不复存在,东周王朝之所以能够延续数百年,与齐桓公所开创的春秋霸业是密切相关的,由齐桓公开启的春
《钦定理藩院则例》作为清代民族法律中内容最为详细、使用地区最为广泛、法律效能最为显著的一部大型民族行政法,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政府时期治理边疆民族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法律史,尤其是民族法制史的资料宝库,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社会思想、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迄今为止,共发现蒙古
《太保费文宪公摘稿》点校本 费宏(14681535),明江西铅山人,成化二十三年状元及第,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三入内阁,两为首辅,被《明史》誉为『持重识大体』的政治家。且一生勤于笔耕,著作颇丰。 《太保费文宪公摘稿》是其现今存世的主要文集,明嘉靖刊本,已录入《续修四库全书》。作者与他人合作,2007年将其点校
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的第十一卷,收录蔡元培先生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考卷,以及其入翰林院后的朝考文章。蔡元培出生于新旧文化交替时代,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六岁入家塾,诵读儒家经典。十五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十七岁中秀才。此后乡、会试联捷,二十六岁中进士,被钦定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授编修之职。此次整理通过对蔡元培在《自写年谱
本书结合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主要纲要,从腐败根源的一般性分析出发,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是如何通过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等方面确保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在制度设计方面,如选拔、保障、考核、奖惩制度中,多有促进清廉的机制;在官德教育方面,主
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馆馆藏的民国禁毒档案卷帙浩繁,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政府(含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给国联大会及国联禁毒委员会(即国联鸦片咨询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以及国联大会、国联禁毒委员会关于中国毒品问题的调查报告、会议讨论纪要等等,部分档案涉及远东毒品问题(包括日本对华贩毒问题)。本书共三十卷,每卷约300—500码,收
当代世界一直存在如下关于中国的叙事模式:19世纪以来,西方先进国家打破了中国的停滞状态,向国人启蒙了何谓现代文明,中国需要深入自省,完成未竟的启蒙,最终融入所谓世界主流文明。这种对文明的单向度与等级化的理解,可以被称为文明等级论。它源于近代西方列强在建立全球支配地位过程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知识
本书对元代出仕中国的高丽人群体进行了细致和系统的研究。书稿对海内外学界涉及元代出仕中国高丽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举凡韩、日学界此前对元丽关系史的研究著作、论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用,对韩国学界学术大家如金庠基、卢启铉、李玠奭、张东翼等人的著作均有介绍,国内的研究动态有充分的掌握。书稿引用《元史》《高丽史》等中韩正史的同时
明代乡试、会试采用三场试士的制度,其首场为经义,分为四书文与五经文两类。四书文在明代科举诸文化中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它关涉一个时代的理学思想和意识形态。本书选择四书文的命题作为聚焦点,去考察明代制义在整个科举文化生态中的地位及意义。可以说,四书文命题连结着明代的政治、文化、科举、教育、文章学、文学等方方面面。同时,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