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中日有识者的战略对话”研究项目,力图通过中日学者共同考察中日关系的历史,就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达成一定共识,然后在双方关于历史认识的共识基础上梳理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就未来中日
融合历史、外交和历时6个月的欧亚大陆旅行见闻,从巴库到撒马尔罕,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北京,玛萨艾斯描绘了一幅变革中的地缘政治图景。我们能够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香港和新加坡等全球化城市的繁荣,从土耳其日益重要的全球角色,以及从美国对其全球定位的重新思考中,看到欧亚主义正在到来。特朗普掌权和英国脱欧都应被
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这一时期为主,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156项工业项目,极大地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自此中国大地上shiwuqianli地形成了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雏形,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56项工程建设是中国实现全面
《维和分队实用英语》是一本采用英语学习和实际对话场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维和部队的部署、维持、任务、独立事件和公共交往,每章根据中心事件发展过程分为若干单元进行了阐述,对话场景丰富,对话设计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可作我国维和运输分队官兵待命期间提升英语实际交流能力的训练教材。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发展援助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南北合作”模式主要使用“援助有效性”指标来评价对外援助的质量,而新兴援助国“南南合作”的对外援助更关注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实际影响,主张援助的“发展有效性”。本书构建了一个“援助有效性”和“发展有效性”相结合的国际发展援助质量评价
本书是吉田茂晚年著述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吉田茂眼中的世界和日本,反映了他的治国思想。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的领导者们”,分述了吉田茂对阿登纳、戴高乐、肯尼迪、麦克阿瑟、杜勒斯的认识和评价,阐释了其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第二部分为“日本的外交策略”,分析了日中、日韩、日美等外交关系,论述了日本战后应对国际环境的观
《非对称与国际关系》是美国学者布兰特利·沃马克的学术专著,该书于2016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权力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并不是总能起决定作用。本书旨在研究实力悬殊是如何塑造国际关系的。在多边层面上,非对称决定了国际关系中不确定性与彼此关注的模式。同时,作者指出,“多节”世界将是未来管理非对
美日同盟是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重要支撑。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如何经受国际秩序重构的考验,将在国际舞台扮演何种角色,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美日同盟是影响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最大外部因素。本书立足于作者国防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之上,分析阐述了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转型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因素,剖析预测了可能前景及影响
《国际关系学概论/西安交通大学通识课程系列教育,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按照“结构篇——行为体篇——范畴篇——行为篇——制度篇”的逻辑架构进行十二章内容的编排,层层递进,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体系完整,强调了知识的基础性和理论的系统性;第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理论分析精炼,呈现了国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9—2020》按年出版,集中反映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工作成果。《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9-2020)》分为九章,按地区和问题领域分类,涵盖了2019年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事件及重要现象。为读者了解2019年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预判2020年世界发展趋势具有指导意义。《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