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脊梁
本书译自日本学者川和康三的自选集,汇集了其多年来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其人其文其事的研究成果。书稿以传记体例沿时间线进展,在杜甫漫游诸国、立身求官、旅途漂泊、辗转战火的人生经历间,穿插讲述了其文的“沉郁顿挫”,其人的“坚贞拙愚”,尤其深入挖掘了杜甫在苦难人生中的种种抗争不弃,视其为杜甫文学意义之最终。此外,书稿还不时提及同
本书译自日本学者川和康三的自选集,汇集了其多年来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人生履历和文学成就的研究成果。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力主“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主张着眼现实、抨击时弊,在中晚唐江河日下的世风中,具有非凡的进步意义。本书以“知人论世”起底,在白居易其人的
叶圣陶日记始于1910年,留存下来有1910年11月至1916年5月,1939年5月至1988年2月,前后共55年约有700多万字。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日记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我国现代日记中,就“量”而言,像叶圣陶日记这样年代长久、且不间断(1939年5月至1988年2
本书是一本关于萧统及《文选》述评的著作。从萧统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以及编纂《文选》选本实践中寻找共通点,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传主的文学理想。全书共九章,详细考证了萧统的家世渊源及生平,论述了萧统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萧统文学集团的成就等,对萧统的文学创作按诗、赋、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类研究,对于《昭明太子集》的编纂情况给出
本书讲述的是唐宋文坛上八位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的故事。全书秉持真实性、知识性、可读性、互见性的原则,选取八位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品性情、处世之道、经典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本书收录并评点了曾国藩与友人、同僚、下属、亲故之间的去信与复信共135则。在这些信件中,作为一位审读长思的思想者,一位时事世道的观察者,一位身居高位的历史参与者,曾氏既谈及道德与道理,也谈及参政治军的实务,有谆谆教诲,也有坦诚的自剖,显现了一位复杂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书作者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每大类前以一篇总评开始,对所选日记逐一加以评点。
本书择选曾国藩在书信、家书、札记等各类文章中写下的箴言语录共269则,按照“修身”“为学”“齐家”“处世”“从政”“治军”六个篇章,涵盖了曾氏在个人修养、家庭和睦、进学理政、治军斗战等各方面的智慧要义,也可体现出曾氏本人对扭转当时堕落风气、恢复正礼大道的自我要求和期待,侧面显现出其延绵至今的个人魅力。
本书从存世千余封的曾氏家书中,精选出128封进行翻译和评点。纵向上,这一百多封家书贯穿曾氏的一生;横向上,评点的角度立体多样,涉及曾氏的家世学养、人脉关系及时代背景等诸多方面。内容以评点为主,一并附上家书原文。每封家书都涉及一个话题,也都是一个了解曾氏的鲜活切口。家庭社会,职场官场,做人做事,曾氏毕生的智慧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