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美术与世界,其内容蕴含丰富的美育思想,从敦煌文明、唐宋绘画、陵墓雕塑;日本美术、印度美术、埃及美术、希腊美术、意大利美术、法国美术、荷兰美术、俄国美术、南美美术、北美美术、澳洲美术全面地概括美术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并对佳作进行赏析,蕴含深刻的美学内涵。全书最后附加学生自制短剧美术剧场的解析与欣赏,充分体现课程思政
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于2022年建成运行,为帮助公众认识东馆、了解东馆、走进东馆,感受到知识获取触手可及、信息交流便利快捷的全媒体时代世界级复合型图书馆的魅力,上海图书馆策划编辑“上海图书馆东馆”主题系列图书,本书为其中一册。本书聚焦收藏于东馆的十大装置艺术品,以概念图、实景照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每件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本书是一部艺术史研究文集。本雅明曾说:“艺术史是一则预言故事。它只能从当下的视点来描述,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新的传统,并借由这些新传统来重新理解以前艺术所负载的预言。因此,对于艺术史而言,没有比读解预言更为重要的任务了,这些预言在过去的伟大作品中给予了它们被创作时的价值。”本书所收的文章是对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所开展的
本书为“看见世界丛书系列”之一本。内容主要从影像角度探究拉美诸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所选取的影像案例都是拉美题材的经典之作,例如《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追捕聂努达》《上帝之城》《摩托日记》等等,包括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富有文艺欣赏趣味和价值。由案例引申出对拉美政局变幻、毒品泛滥、腐败横行的社会问题探讨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19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
本书主要论述1937年到1949年这一特殊的战争时期的电影批评。
本书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的整体情况,在立项数量、研究内容和代表性成果的基础上,把项目类型、负责人情况、区域分布和艺术学不同学科等立项数量,通过统计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现出来。
本书为龙美术馆(西岸馆)策划的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袁运生回顾展“袁运生的历程”的同名画册。袁运生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79年参加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创作,引起美术界与思想界的关注;1982年应邀访美,受抽象表现主义影响,创作大量纸本水墨作品:1996年应邀回国,承担“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刻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