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其中对于老年人这一重点群体更是指出“促进健康老龄化”。结合这一目标,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特编写此书,书中设计多个板块,包括每日运动情况、血压、身高体重
这本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图片探索和讲述着掌控我们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物理原理:阳光照耀下水晶中的色带与巨型望远镜中星光的光谱;被重击后的棒球弧线与月球的轨道;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模式与充满恒星的星系中的螺旋臂……宇宙万物实际上是以一种宏大而简单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将通过探索3个基本概念来理解我们生活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观测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中国的天文观测及与天文有关的人物事略、治历授时等资料具有极大的广泛性,除了在二十四史等正史中有记载,也散见于地方志、明清笔记和其他古籍。这给对这些资料的利用增加了难度。《中国天文史料》将它们集中起来,全面地、系统地将有关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小酷、甜甜、阿亮三位主人公的探险经历,介绍了宇宙诞生的故事。书中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挑战、三位主人公的学习日记、知识小课堂,向读者介绍了流星雨、陨石等天文现象,阐释了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及其观测原理。随着游戏和挑战的层层推进,读者还将跟随伽利略的脚步,领略月球的神秘与木星的卫星奇观,并一窥宇宙的浩瀚无垠
本书以成电校园植物为源,二十四节气为线,用12张月扉图与365张日历图尽显校园植物魅力。全书介绍了成电校园内的300余种观赏与野生植物的基本情况、花期、分布等,这既是成电校园自然之美的凝练呈现,也是出版社40年挖掘传承校园文化的体现。本日历面向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连接校园与社会、承载往昔与未来,见证电子科
本书以旅行者号探测器的宇宙之旅为线索,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并将太阳系以及星际空间的天文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全书共分为五个篇章,包括讲述航天器诞生和发射的启程,第一、二阶段探索的岁星和镇星,讲述向太阳系外进发的变奏和远航,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问天旅,以史诗版恢宏大气的语言和富有古典风格版画手法,将浩瀚无垠的宇宙画
该书稿是一部太阳历资料,书稿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彝族历法和节庆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彝族太阳历基础知识、彝族太阳历的相关佐证资料、彝族太阳历用法示例四个部分。
本书由《春秋日食辨正》《春秋朔闰至日考》《春秋朔至表》三种著述合编而成。大多成书于1867年至1870年之间。他的中国历学根基得益于早年正统的私塾教育经历,在墨海书馆与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天文历法,并对其有了基本地了解。在协助西方传教士编辑《中公历书》时,王韬深入地学习了西方历法方法,并对中公历法
这本书源自作者在1930年11月在剑桥大学举行的讲座,其核心观点是:天文学和物理科学的研究成果注定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对宇宙整体的看法,以及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理解。作者认为,相关问题最终属于哲学讨论的范畴,但在哲学家发言之前,科学应当先提供已确认的事实和暂定的假设。因此,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编写,在阐述基本物理概念和研究成果
黑洞是什么?引力波能带给我们哪些宇宙信息?是否可以将火星改造成一个宜居星球?我们能进行时间旅行吗?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这些问题看似遥不可及,但却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本书从古代朴素的宇宙观讲起,到现代天文学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深刻洞察,通过42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带领读者探索宇宙的奥秘。作者将科学背景、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