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辻哲郎的这本《风土》讨论的是“人文的风土”,即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在序言中著者就表明这本书的目的是想阐明风土性,这一作为人之存在的构造契机。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特征,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并提出:“世界史必须给不同风土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和时代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发展创新,形成了内涵丰富、内容生动、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本书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放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进行考量,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
《声誉经济:文化奖、奖品与文化的流通价值》是目前学术界唯一一部梳理了包括文学奖在内的所有主要文化奖的历史,并对现代文化奖项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公元6世纪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奖项及其在文学、文化、艺术领域的扩散,到20世纪以来各类文化奖的飞速增长,作者英格利希展现了一幅文化奖历史的全景图,梳理、分析了各种奖项的设置、管
本书收录了何道宽在文化与传播领域的研究文章,包括中国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传播学研究等议题。何道宽是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30余年的资深翻译家,也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的引介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抓住机遇翻译了一些文化学和传播学的经典和名著,惠泽读者。在本书中,读者可以
本书从媒介融合视阈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媒介融合影响下的文化传播现象,涉及文化、技术和实践等多个层面。其中,本书立足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从媒介选取、内容制作、传播渠道、接受者及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跨文化传播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
一直以来,从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到戏剧舞台、电影荧幕上的主角,英雄传奇或英雄故事深入人心。但直到今天,人们尚未就英雄主义的价值问题达成共识。德国文化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布吕克林,从文化社会学的元视角,以巧妙的论点和优雅的笔触,探寻英雄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通过探讨西方的漫威英雄、体育明星等文化现象,认为
中国概况(英文版)
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的政治学研究,探讨文化的政治逻辑。本书对文化政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解,激发他们开展文化政治研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文化工作的能力。严格而言,目前国内没有一本文化政治学的教材或著作。本书的编写服务于文化政治学的学习需要,并为文化政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媒体产品成为了科技应用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也为数字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本书在观察和把握数字媒体的现状和走向的基础上,分析数字媒体发展的基础内容,为数字媒体的理论与传播提供指导。本书主要内容有数字媒体的发展沿革、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形态
本书共收录了14篇白璧德评述东、西方文化的文章,于他辞世7年后首次结集出版。这些文章所涉主题也非常广泛,基本上能代表白璧德学术成就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白璧德作为一位一流的思想家和文化批评家的成就,是又一部集中体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